蒙古人纠结的融合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3期

标签: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文化符号   

蒙古人以征服者和胜利者的姿态踏上了中原大地,最初,他们预期这里将给他们更广阔的草场、更多的牛马。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预料,城市的繁华和汉文化的活力,都给他们展现了巨大的魅力,面对文化的反征服,蒙古统治者纠结了,自己到底是主人还是客人?

公元1230年,刚刚正式成为大汗的窝阔台继承成吉思汗的遗志,将兵锋向南指向旧仇——金国。战事比想象的还顺利,早已失去信心的金人,可以说是将黄河以北除了河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蒙古。

震颤世界的骑兵
蒙古骑兵,这是一个让世界震颤的团体,他们横扫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世界历史为之改变,不仅金国“铁浮屠”败在蒙古轻骑兵阵前,欧洲的重装骑兵时代也就此终结。但是这震颤世界的骑兵,亦被世上的各种文化所震惊,骑兵们能管好马蹄下的世界么?图为蒙古国的导演在拍摄的一部关于成吉思汗的电影场景,蒙古汉子在马背上潇洒自如的为观众展现这段他们骄傲的历史。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 Michel Setboun-DragonImage

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这么多土地、人口,怎么处理成了蒙古大汗帐中的热点议题,蒙古贵族别迭建议:“汉人无用,不如将他们杀光,空出土地,供我们放牧牛马。”这种种族灭绝式的“退耕还牧”法得到了蒙古大臣们的拥护,事实上蒙古征服者在其他地方也这么处理过,以游牧经济为生的蒙古人不认为农耕经济有啥用处,有土地自然要放牧才是正理。

别迭的这个建议,将使中原地区赤地千里,幸运的是耶律楚材站了出来,这个完全汉化的原契丹大臣向窝阔台保证,不必杀汉人,将这些新得到的土地交由他来处理,税收绝对可以超过放牧所得。窝阔台抱着试一下的心态采纳了耶律楚材的意见。第二年,当耶律楚材将50万两白银,八万匹绢。40万石粟的税收放在窝阔台面前时,窝阔台才喜笑颜开:原来被蒙古征服的汉人、汉地有这般的好处。

一言兴邦
图为耶律楚材画像,从画风上看,这应该是一位西洋画师所做,写实的风格真实的反应了耶律楚材的外貌。耶律楚材是一位完全汉化的契丹人,正是他,在中原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向窝阔台进言,拯救了汉地百姓,可以说是一言兴邦,而蒙古也从此开始正视中原文明的价值。

这是蒙古人第一次真正面对如何管理汉地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不过令蒙古人困惑的是,一个被自己征服的文明,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征服者的同化、甚至奴役呢?这个理由,在未来的日子,将慢慢在他们眼前展开。

责任编辑 / 陈立长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