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装“风暴”
她是一位舞姬,头挽高髻、额描花钿,高头绚履将抬未抬,曼妙有致的身躯似正欲微侧斜去……如此动人的瞬间,就这样凝固在一帧鲜丽的屏风绢画上。

半臂襦裙
这位复原图中的盛唐女子,少了几分唐人的“丰”韵,却仍能看出这套“半臂襦裙”的雍容美姿。女子身穿浅绿色半臂“坎肩”、石榴红长裙和深绿色襦衫,这一基本形制在初唐时就已确定下来。不过,对比右图初唐“杨温墓室壁画”中的侍女装束,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盛唐的长裙款式更为宽松,衣袖也明显变长变宽,下垂时已经可以遮过手部,女性的身体开始更多的隐没在衣衫的线条中。
这位复原图中的盛唐女子,少了几分唐人的“丰”韵,却仍能看出这套“半臂襦裙”的雍容美姿。女子身穿浅绿色半臂“坎肩”、石榴红长裙和深绿色襦衫,这一基本形制在初唐时就已确定下来。不过,对比右图初唐“杨温墓室壁画”中的侍女装束,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盛唐的长裙款式更为宽松,衣袖也明显变长变宽,下垂时已经可以遮过手部,女性的身体开始更多的隐没在衣衫的线条中。
这位引人注目的女子,来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张礼臣墓室。墓主人出身于高昌地区的政治望族,去世于公元702年,也即则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正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武则天时代的尾声。
更吸引人的是她的衣装,上身所穿的橘色窄袖襦衫(短上衣)紧窄贴身,有典型的鲜卑民族服装风格;布满金、蓝卷草纹的白色“半臂”衣,很可能起源于南疆地区;被她轻轻扬起的披帛,虽然半边残缺剥落,却犹能看出洒脱之态,并有着波斯服饰的某些特征……如此的“混血”混搭竟不突兀,反有一种大唐式的和谐。
在她的衣襟掩映间、披帛微扬处,隐隐能看到一抹酥胸,却并不刻意暴露。而与她出于一墓的另一幅画卷上,或弈棋或闲步旁观的几位女子,虽身着同款窄袖上襦与长裙,胸前雪肤却遮掩得很紧,下身长裙裙腰高束,从而配合“V”字形的对襟领口,将胸部曲线隐没在衣物的线条中。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