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镇
被世俗改变的“宇宙”次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11期
标签:

这是北镇医巫闾山上的白云关,它始建于辽代,是辽兵的哨所。后明长城在此设下关隘,名曰“白云关”。此关依垒石,居高临下,四面绝壁,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正体现了镇山为国镇守一方河山的意义。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马俊儒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马俊儒
中国人都知道五岳,却很少有人听说过五镇。在中国的山岳崇拜中,五镇是岳山之后的“千年老二”,然而它们的命运沉浮,却与中国诡谲多变的政治,配合得珠联璧合,也被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格局之下的统治集团,不断地利用和改变。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五岳,却鲜有人知道五镇。
实际上,镇山的古老不逊于五岳。早在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周礼》中,古人就为华夏九州配置了九座镇山,而《尚书》的地理篇“禹贡”,更列出十二镇山的庞大阵容。
何谓镇山?东汉大儒郑玄曰: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唐代学者贾公彦说得更形象:一州之内,其山川泽薮至多,选取最大者而言。“州”是水间的陆地。在古人的宇宙世界中,天下被划为九州或十二州,就像是用河流把大地划为若干块,每块用一座大山压住。镇山,乃统摄、安定一方之名山也!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