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的幸运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7期

在坝头一线考察的路上,张北县人大副主任乔玉,充当了我们的“导游”。乔主任多年来,凭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多次亲自考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一手材料。图为乔主任(左一),为编辑、记者讲解古迹。
我们的采访团队,从到张北的第一天就在盼晴天,希望可以看到草原蓝天。可是天公不作美,几天来持续阴霾不说,在最后一天我们计划要上海拔1500米的坝上考察长城时,索性下起了大雨。
暴雨加上狂风,雨伞几乎形同虚设,一早就赶去元中都取景回来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从头湿到了脚。“坝上长城还去吗?”陪同的人问。“去吧,机会难得。”大家异口同声。“山路不好走,下雨路滑危险,而且坝上的风力要比县城大上三四级,这样的天气,我们一般是不上坝的。”陪同的人说。这时“向导”——张北长城专家投了关键性一票:“冒雨也要去?好啊,我就豁出去了,带你们走一趟。”
向导其实是张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玉。乔主任虽是官员,但却更像一位学者,自学成才加上业余爱好,最终将自己从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变为张北文史专家。而付出的辛苦就是几年来,一有时间就带着干粮,骑着自行车,坝上坝下的考察。
汽车行驶在新竣工两年的“草原天路”上,风雨交加的坝上,却另有一种烟雨之美。我们驻车在一处汉长城遗址前,望着历史的残基上开着霸气的狼毒花,坝下就是一波低于一波的山岭,每一个人都激动得忘了凌厉的风雨。这时我转脸去看我们的向导,风早已把他的伞吹得向上兜起,而他浑然不觉,一任风吹雨打。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