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园林
国王的纪念碑
标签: 文化遗产
17世纪末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到中国。Louis le Comte便是其中之一,他有一个更好记的中文名字:李明。很快,李明发现了中法在城市和花园上的不同——在法国,城市是曲折的,花园是方正整齐的;而中国恰恰相反,城市方正而花园曲折。

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
这是一张描绘法国凡尔赛宫的油画,尽管尚未完工,但已能初见布局雏形:最高处的宫殿统率着一切,前面是笔直的林荫道通往城市,后面则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地分布着次级轴线,与几条横轴线一道形成了园林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这恰似当时法国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供图/Corbis
这是一张描绘法国凡尔赛宫的油画,尽管尚未完工,但已能初见布局雏形:最高处的宫殿统率着一切,前面是笔直的林荫道通往城市,后面则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地分布着次级轴线,与几条横轴线一道形成了园林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这恰似当时法国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供图/Corbis
李明没有解释个中缘由,清华大学建筑学家陈志华却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士大夫和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的差别,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
中国城市的方正,昭示着无所不在的君权和礼教统治,一部分性灵未泯的士大夫们想要逃出这张罗网,自在地喘一口气,就只能向往“帝力”所不及的自然生活,于是,他们尽力将自己的花园建造得曲曲折折,模仿自然。
而曲折的法国城市,是封建分裂状态的产物,也是长期内战和混乱的见证。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经济,渴望结束内战,建立集中而秩序井然的君主专制政体。可以说,中法园林的差别,清楚地说明,两国上层民众想要摆脱什么?追求什么?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