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中国爱情与“家园”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刘珊珊 

标签: 古典园林   古代生活   

宫殿,肃穆的坛庙,森严的家宅,无不以严整的秩序,呈现出父权社会的阳刚之气,成为儒家伦理道德的象征,唯有散落在各座庭院深处的园林,以其疏落有致的布置,婉转精妙的格局,构成了富有女性特色的阴性空间。而在这样充满女性气质的园林里,往往会塑造出理想的中国闺秀,成全理想的中国爱情与『家园』。

佳园,闺秀的诞生地

900多年前,一位我们已无从知道的年轻人,冒失地闯进了一位少女的园林世界,而这位少女对他也颇有情意。少女就是后来闻名史册的女词人李清照。

这一幕令李清照砰然心动的场景,我们可以在她的《点绛唇》中看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采莲求子
这是清代佚名画家的《求子图》,可能是为园中生活的年轻夫妻而画。图中近处是两名女子,头戴荷叶边帽子,手拿蕉叶状船桨,作“园林风”打扮,颇为清新柔美。舟中两名童子正在采摘莲花,堆在舱里或插入瓶内。池中游曳着成对的野鸭。远一点有两座水榭,中间有拱桥相连。右侧水榭中,一童子手举葫芦,其他两位在钓鱼,还有一位童子手持莲花从桥上跑过。野鸭、莲花、葫芦等等,都是婚姻美满、多子多福的象征。这是园中女子对“家园”最美好的向往。

李清照荡秋千的那座小庭园,或许就在她父亲的有竹堂里。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个园林迷,他曾遍游洛阳园亭,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园林着作《洛阳名园记》。1089年,他在京师汴梁购得一处居所,题名有竹堂,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就在这座花园中度过。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