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5期
标签: 声音
“出版人很多时候还需要回头看。”
—— 知名出版人俞晓群,在谈及自己选书的原则时说:“书和一般商品不一样,不一定越新越好。有些旧书里,反而会隐藏很多精髓。在拼命往前跑的时候,回头看一看,会觉得跑得更有底气。谁也不敢说,我今天写的书,就一定是经典,或者一段时间里没有人买,没有人看就成了渣滓。只有时间,才能给予一本书最客观公正的评价。”

图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收购的过云楼善本,在南京展陈。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董金林/CFP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
—— 这句惊人之语,出自高晓松新书《鱼羊野史·第一卷》的宣传海报。“大部分历史是猜的,剩下的都是偏见。就像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而留下来的有些还长拧巴了。胡适先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很多时候历史变成了一个整过容的大妈。”高晓松说。
“描写生活不等于反应现实。”
—— 常被建议要关注当下的作家苏童直言:“大家通常会习惯说,这部小说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或者大家的作品应该如何去关注、反映现实生活。但实际上,一部描写了生活的小说不一定描写了现实。我现在的感觉是,今天的文学也许难呼应今天的现实,但今天的现实一定会成为明天的文学。”
“唐三藏实际是个‘偷渡者’。
—— 近日,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提出:“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甚至多次险遭守城官兵射杀。所以《西游记》里唐僧的通关文牒,反映的很可能是,作者吴承恩所在的明代时期通行证的使用情况。如果事实真是这样,中国的签证(批示)要比国际早了300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