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和他的敌人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8期 作者: 戴莹 

标签: 风云人物   

去年夏天的湘乡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刘锦棠故居。刘锦棠曾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且不说其故居的残破不堪,斑驳的墙壁上,还被一层又一层地刷上了“文革”标语和宣传画。他的坟冢也未能幸免。据同行的湘军研究学者左都建说,“文革”时当地人将其定为“破坏革命的罪人”,掘开他的坟墓,抛尸荒野。唏嘘之余,我想到了这百余年,湘军和他的敌人太平军的历史地位的浮沉。

攻克天京之后,清廷曾特意命人绘制了12张《平定粤匪图》,将湘军的功绩彪炳于史册。这些图像中,湘军将士英姿飒爽、所向披靡,而太平军则大多抱头鼠窜、狼狈之极。

然而,湘军的荣耀却在民国时黯然失色。致力于革命的孙中山,为了激发民气、推翻清廷,最早提起太平天国的旧事。他赞扬太平天国的诸位领袖,称他们为“民族英雄”、“革命党人”,号召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在宫崎寅藏的《孙逸仙传》中说: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孙中山一呼百应,与太平天国相关的诗歌、小说蜂起。学者章太炎就曾作过一首《逐满歌》:“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