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将领袁文才之死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0期 作者: 李忠民 

标签: 秘档   

1929年初,几声鸡鸣,唤醒了雾霭烟横、湿寒刺骨的赣南山区。中共江西省委的地下交通员,给井冈山根据地送来了一份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接到决议后,革命前委委员毛泽东召集了根据地的主要领导,开会传达。会上,毛委员就像以往一样,逐段逐句地念。念到一半,忽然,毛泽东不念了,说“休息一下”,然后这个会就散了。第二天,毛委员却在更小的范围里开了个会,只有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以及陈正人等人参加,这才把那天没讲完的决议亮给大家看。这个反常的举动,被一个与会者记了一辈子。40年后,原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曾任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的陈正人,在回忆录《创立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中,披露了这个细节。

据史学家考证,“六大”决议中有一份文件,《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之十:对土匪的关系》。学者普遍认为,正是这份文件导致了红军将领袁文才、王佐被害。陈正人模糊记得文件大意:“对土匪要争取其群众,杀戮其领袖”。或许,毛泽东一边阅读,突然注意到了听众中的袁文才和王佐,机智过人的毛泽东便以“休息”为借口散会了。他怕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不想刺激袁、王。然而意想不到的后果最后还是无法避免。

袁文才和王佐,本是井冈山区的绿林领袖,后来袁文才加入了共产党,他的力量就成为红色武装。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着疲惫不堪的红军,且战且退,苦于没有稳定的革命根据地。一个偶然的机会,毛泽东得知井冈山还有工农武装,便会见了袁文才,两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互赠枪支和银元。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就进驻了袁文才的根据地——茅坪。在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下,部队解决了营房、看病、兵工厂、被服厂等一系列问题,使工农革命军一上山就渡过了难关,站稳了脚跟,从此在茅坪安下了家,开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所以毛泽东说:“袁、王对革命有帮助”。

在日后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袁、王二人英勇战斗,毛泽东与他们结下深厚情谊,所以,毛泽东不愿把那些尖锐的决议念出来。

责任编辑 / 李晓光  图片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