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神灵不灵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1期 作者: 黄秀芳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推出“钱神”专题,似乎是在向充满铜臭味的钱顶礼膜拜。在人们眼里,钱似乎是个贬义词,总是被批判的对象。比如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见钱眼开”、“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事实上,如果客观地看问题,“见钱眼开”与“有钱能使鬼推磨”从词义上就已经说明了钱的非同寻常。

那天读到一篇小文颇有收获。谈及中国为什么以“元”作为货币单位时作者说,“元”来自于“元宝”,也就是古代的钱。比如“金元宝”、“银元宝”。查阅“元”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有这样几种解释:开始的、为首的、主要的、根本的。比如元年,元首,元音。照此解释,“元宝”就有宝之首之意。而“宝”是何意我相信不用解释,因为但凡珍贵的东西都会被人冠之以“宝”的,所以“元宝”就是最最开始的、首要的、根本的珍贵之物。而这个珍贵之物是什么呢?是钱。

钱的价值与地位实际上从它诞生起就已经注定了。所以对于钱的认识,创造了钱的古人比我们清醒、现实也更加接近本质。有趣的是,今人在批判钱的种种丑恶、罪恶时,往往爱把西晋鲁褒所着的《钱神论》搬出来,还常引用下面这段话:“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可是,从字面上看,这一句话的含义分明说的还是钱的力量。

其实鲁褒对钱还是有很科学的认识的,谈到钱的法力时他说:“昔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成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通过这段话我们得知,钱原来是一位上智先觉者根据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其外圆内方的形制也别有用意,即在一枚小小的铜钱里要有天有地,地在内,天在外。世间万物何为大?天地。能把天地装进去的钱岂不就是神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