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
一座道观背后的政治玄机

在讲求道法自然的永乐宫门前,这只竖眉怒目,姿势凶猛的龙形塑像仿佛翘首问天:大道煌煌,道之何物?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郭晓琛
永乐镇上的陌生人
公元1240年,山西芮城永乐镇。
一位头戴黄冠,身着道袍的中年道士,正沿着官道,风尘仆仆地向镇上走来。他虽然看上去非常疲惫,可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看便知乃非常之辈。他叫宋德方,字广道,号披云子,莱州掖城人(今山东省莱州市),是元初全真教着名道人丘处机的得意弟子。
他在镇上四处张望,本想找个打尖住店的地方,可令他失望的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屋庐焚毁,城郭一片废墟的荒凉景象。此时的永乐镇犹如一座死城,破败得令人难以想象,这让宋德方深感奇怪。因为如果说10年前是这样一副光景,他倒还可以理解。因为那时大蒙古国与金国交战正酣,位于中条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永乐镇,本属于金国的地盘,隶属河中府,古称河东,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在1231年12月蒙古大汗窝阔台亲率大军攻陷河中府之前的十多年间,河东一带被双方反复争夺。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带的河东,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农业生产本是极为发达,然而在战争的折腾下,却到了田野不生、民物空竭的地步。那么,8年之后,按道理讲,蒙古人早已在山西站稳脚跟,并且消灭了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永乐镇为什么依然没有恢复生机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