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表的始祖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6期 作者: 杜学峰 

标签: 消息   

读者档案

杜学峰,安徽蚌埠人,自幼喜爱收藏,少年时开始集邮,并不断学习收藏知识,成年后收藏范围扩展至钱币,古玩,书画等众多类别。

在我读中学时,看到大人戴一只上海牌手表,认为这就是一个成功男人的基本配置,十分希望将来工作以后也能买一只来戴。然而如今时光流转,谁要是再戴上海牌手表,会显得十分另类。

近年来,在时尚圈和收藏圈内,上海牌手表却成为一个亮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经典款式,真要寻找起来,还得下一番功夫。比如上海牌A581。前不久,我觅到一只A581,品相不错,老板开价2500元,我还到2200元成交。后来经上海牌手表收藏家周宝兴先生鉴定,认为值这个价。他还告诉我,A581其实是手表的一种机芯,以此生产的手表,一共有七十多种款式呢。

旧中国,上海没有像样的手表厂,只有修表的小作坊。1955年9月,上海轻工业局组织上海钟表行业的老师傅用手工制作了18只细马机械手表样机,送到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1956年上海手表厂筹备处成立,1958年正式建厂,并生产出第一批上海牌手表,改写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这第一批手表,就是A581。如果要进一步描述的话,那么请记住它的基因:中国生产的第一代细马(手表的一种擒纵机构)、17钻、长三针、机芯外径25.6mm,摆轮上装有14个螺钉。在精准度上,它接近瑞士Selca手表水平,可连续走时36小时以上,日差小于1分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