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的名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6期 作者: 李阳波 

标签: 遗产风景   

读者档案

李阳波,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现在江苏丰县孙楼中学任教。

中国的藏书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搜集、整理典籍之余,还常常喜欢给自己的藏书楼起一个甚至几个楼名。藏书楼名除了用以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之外,还常常借以炫示自己所收藏的丰富珍秘。   

藏书琳琅,难免有斗富之欲,最简单的是比数量。“万卷楼”是许多大藏书家偏爱的名称,历史上以“万卷”名楼者,不下数十家,较有名的如明代项笃寿的“万卷堂”和清代孙承泽的“万卷楼”。项笃寿即是赫赫有名的大收藏家项墨林的兄长;而孙承泽更是清代屈指可数的书画碑版收藏和鉴赏名家,现在许多国宝级的书画作品上,常常能看到他的收藏印。

“万卷楼”中最着名者,当数明代丰坊。丰氏原为鄞县(今浙江宁波)的大姓,代出文人。丰坊自己博学工文,尤精书法。据说他为了购买书法名帖,不惜卖掉家中千亩田产,然而晚年却潦倒于书淫墨癖之中。丰坊原与宁波着名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交往颇深。后来丰坊家财丧失殆尽,万卷楼藏书中的宋刻和写本,半数以上为门生辈所窃去,偏偏又不幸遭遇大火,以致无力继续藏书,只好将万卷楼劫余的书尽售与天一阁,也由此奠定了天一阁的收藏基础。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