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金丝楠木
标签: 邗江区 都匀市 老河口市 竹溪县 林地 读史笔记 文化遗产

这是一张金丝楠木的椅子,它静静地立在博物馆的展厅中,散发出温润、细腻的光彩。今天,如果有条件的人,完全可以在其上坐一坐。然而,若是换到了明清两朝,这椅子即便是官员恐怕也无福消受。因为那时候金丝楠木是皇家专用木材,普通人不得使用,否则会因僭越礼制而犯大罪。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一队人马正向鄂西北的深山挺进。这支队伍很奇怪,为首的除了光化(今湖北老河口)知县廖希夔,还有一位鹤发童颜的风水先生。
鄂西北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神龙架等大山大岭拱卫四周,它自古以来既是秦、巴、楚、蜀等多种文化犬牙交错的文化走廊,也是各种动植物生生不息的家园,至今,金丝猴等国家珍稀动物仍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知县廖希夔携风水先生来此,却不是为了寻找金丝猴这样的“奇珍异玩”,而是为了寻觅一种珍稀的木材——金丝楠木。
找寻“棺材木”
楠木生长缓慢,产量极低,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一种稀有珍贵的树木,主要产自我国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的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其木质坚硬耐腐,寿命长,需要四五百年才能成材,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的十分之一。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