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之死
标签: 历史拾遗

“遗忘还是牢记”:是真实还是虚构,是画作还是影像?2006年,重庆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田太权以重庆沙坪文革公墓为背景,以叠合、拼贴等手法,创作了一组取名为《遗忘》的影像作品。埋葬于文革公墓的大多数是在“文革”中因武斗而丧生的红卫兵,荒芜的墓园与年轻的生命,因他的创作,使得历史又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红卫兵之死,我们是该遗忘还是该牢记?

“见一见红卫兵”:这是1966年8月18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一天大约有百万人聚集于此,参加“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群情如此激动的原因是当时国家主席毛泽东的突然到场。此行原本不在计划之列,但当他得知参会的多数是北京以及来自各地的红卫兵时,他决定出席大会,目的就是见一见红卫兵。那是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截止到11月26日,他一共接见了红卫兵8次。
提起红卫兵,很多人大概会下意识地想起老舍,他在遭受红卫兵的批斗后跳湖自尽。还有北师大附中校长卞仲耘、两弹一星功勋姚桐斌、傅雷夫妇……受害者名单可以无限地拉长,加害他们的,都是红卫兵。
红卫兵是何许人?搜检各种词典汇总后是这样的: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由大学和中学里的青年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团体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由于受到当时国家领袖的支持,红卫兵以“革命”和“造反”为口号,向一切他们认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即所谓“四旧”冲杀。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九江
1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