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6期

标签: 有问有答   历史拾遗   

山东、河南、湖北三省的诸葛亮故里之争,实质上就是一场利益大战。供图/gip-no

“文化不能一味‘啃老’。”

——近年来,各城市打造“名人榜”的现象蔚然成风,“争死人不如争名人,争名人不如争虚拟人物”。对此,专家表示“善待传统文化的遗存,需要今人的钻研与承袭,而非利益驱动下的‘啃老’式的挥霍与利用,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文化破坏!”

“对我来说没有用的东西,我就不会补。”

——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将李白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回答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女作家刘闻雯,回应网友说,自己不会因此恶补诗词。“提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现在走到黄河的岸口都看不到这种现象了,我们怎么去使用它呢?所以我不会去恶补这种用不上的东西。”

“中华母亲节?没必要!”

——面对专家呼吁确立“中华母亲节”的行动,网友纷纷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专家学者的民族自尊心值得肯定。不过,美国有母亲节,我们就设立一个,这似乎也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行为,本身是不是也有“西化”的嫌疑呢?而它背后或许就是民族自信心的缺乏。”

“中国‘和平发展’源于孙子思想。”

——蒙古国首次发行蒙语译文版《孙子兵法》的译者——其米德策耶是表示“《孙子兵法》通篇贯穿着‘非战、和平’的理念,追求和平、谋取发展是孙子的核心思想。而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根源也是基于孙子的观点。”

责任编辑 / 杨思  图片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