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容器
墨西哥:路易斯·巴拉干的故居和工作室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4期
标签: 墨西哥 名人故居故里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漫步在园林之中,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观都显得多余而苍白,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拥有毋庸置疑的独特性,光线轻松而迷人,色彩则不受任何限制地表达着作者的各种情感与精神。”葡萄牙人阿尔多·西扎和墨西哥人路易斯·巴拉干,这两位声名显赫的现代建筑界大师,对建筑与环境的理解有着惺惺相惜的默契。阿尔多在这段话里,毫不吝惜地表达了他对巴拉干的欣赏,这同时也是当代建筑设计界对巴拉干的集体评价。



美和情感,是巴拉干建筑的灵魂。1948年,他在墨西哥城郊为自己设计建造了这座混凝土结构的住宅,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外加一个私人小花园,建筑面积1161平方米。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制成的传统染料,为墙面带来浓烈奔放的气息,黄、白、粉红、果绿,彼此间碰撞、交融,却丝毫不显突兀。窗口上方安装的金箔装饰,将日光反射成温暖的金黄色,这种对色调的极佳掌控,为冷冰冰的现代建筑,平添了丝丝温情。巴拉干的喜好似乎相当极端,一边是最平实的不做刻意雕饰的几何形线条,一边又是最浓烈的墨西哥传统色彩,看似矛盾的混搭,竟孕育着活泼的律动,且营造出宁静致远、心旷神怡的氛围。有人这样评价:这座房子仿佛有一种自发的生长性,墙上婆娑的树影,恰似大自然通过阳光、空气和植物,在建筑上留下的诗意画卷。
巴拉干这个一生沉默寡言的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自己的住宅和工作室中,创造了结合哲学、艺术和传统的全新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花园、广场及景观的设计理念。他使人们意识到,在墨西哥,值得扞卫的人类财富,除了玛雅文明,还有现代艺术。2004年,这座极富现代感的建筑与高句丽王城、沈阳故宫、澳大利亚皇家展览馆一道,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