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怎样报答救命之恩

公元1851年1月,落魄书生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序幕。新生的革命力量所向披靡,以排山倒海之势击败大清帝国的抵抗力量。太平军于12月在永安建制,分封五王。于次年6月,便杀出广西,进入湖南,力量迅速膨胀。于9月围长沙,12月克益阳。又屠岳阳,涉洞庭,蹂武汉。后沿长江而下,于次年2月,克九江、安庆。1853年3月,击毙两江总督陆建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都城。
5月,太平军派李开芳、林凤祥出师北伐,派胡以晃、赖汉英溯江西征。6月,西征军克安庆,攻南昌,10月,又克汉口、汉阳。1854年1月,西征军克庐州,安徽巡抚、湘军大帅江忠源自杀。2月,西征军战黄州,湖广总督吴文镕自杀。3月,大军南下湖南,攻陷岳阳。
大清帝国的政府军在太平军面前不堪一击,清政府只得依靠地方武装维持局面。曾国藩于1853年1月接旨帮办湖南团练,9月移驻衡阳练兵,建船厂广造战船,派人赴广东采购洋炮。1854年2月,以储汝航为水师总统,以塔齐布为陆师先锋,率一两万人,奉命出征,以拒太平军。曾国藩先是会同王錱进攻岳阳,失利,退守长沙。此时,太平军连下湘阴、宁乡,还派兵驻扎长沙以北六十里的靖港(与铜官隔江相望)。又分兵南下取湘潭,对长沙形成夹击之势,湖南省城危在旦夕。
基于当时形势,幕僚陈士杰与李元度向曾国藩进议,湘潭乃省城咽喉,应先派精锐攻打,若胜利,则北边靖港之敌自然守不住。若失败,尚可退守衡阳。曾国藩采纳了此议,悉派精锐往攻湘潭。此时,长沙乡团报称靖港守军不过数百,请求曾国藩挥师攻击。因为主力派往湘潭了,所以幕僚们极力劝阻,请求等待湘潭战报再做发落。曾国藩或许是想尝尝亲自领兵杀敌的滋味,坚持自率新募的留守军一千人进击靖港。谁知乡团所报信息有误,靖港守军何止数百,只见大批出动,新生的湘军水师哪里抵挡得住,大溃之。曾国藩气急败坏,仗剑督军,立令旗于岸上,大叫:“过旗者斩!”无奈兵败如山倒,溃兵纷纷绕过令旗,大奔而逃。这是曾国藩兴办湘军以来第一次大败,他哪里受得了这等羞辱,愤而投水。
责任编辑 / 戴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