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画出的中国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4期
中国人的祖先在哪里?
一般人都会回答:“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中原。”若继续追问其依据,则多有回答“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科学地说,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距今3300年。其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构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之“信史”的最初部分。而在那之前,没有文献记载的“史前”历史,则只能依据考古发现去推测。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实,考古发现早已通过大量证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文明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即已成熟灿烂。当时的文化,因其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被命名为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与后来精美的商周青铜礼器可相媲美的是,以黄河流域中段为中心,仰韶人制作了大量绚丽夺目的彩陶(即在红陶器上彩绘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仰韶文化因此也被称为彩陶文化,这文化的传人,其后发展成为汉民族。


90年前,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证实了中国在早期国家之前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12000~4000年)。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帝喾等大的部落的真实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都可以以仰韶文化为依据来进行探讨。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分布广泛,南到江汉平原,北达内蒙古草原,目前发现的遗址有几千处。其时间跨越数千年、地域纵横几千里,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罕见的。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