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怎么放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4期
官员休假起于何时
官员休假早在先秦的史籍中已有零星记载,汉朝时官员休假制度已经形成,并随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度的完善而确立后,历朝又不断调整和补充完善。总的趋势是休假的种类逐渐增加,休假的方式更加多样,休假的天数不断增加,假期中的政治与文化内涵更加凸显。

官员休假的种类
先秦时期,一年两次的春秋祭祀,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官员按规定要停止办公。有明确记载的官员休假制度,始于汉朝,称为“休沐”,即洗浴、休整之意。
中国古代官员休假有不同类别:
一是例行的每工作若干天休一天,我们可称之为例行假期,采取的是轮休制。各朝有所变化,汉朝是五日一休,可称为“周假”,《初学记》载:“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到唐朝以后是十日一休,称为“旬假”,每月上、中、下三旬各休一日。
责任编辑 / 张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