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画舫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8期 作者: 张婷 

标签:

明清之际,由于时代的限制,无数学子将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和精力投入到了桨声灯影的窃窃私语里……在《文人与画舫》一文作者李汇群的笔下,几百年间的繁华与凄凉跃然纸上。文章我们拿到很久了,但是稿子迟迟没有进入排版流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找不到画舫。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曾经有人复原了画舫,他们根据乾隆沿京杭大运河下江南所乘的龙船的史料,制作了一艘华丽巨大的“安福舻”仿古船。我们联系到设计单位,拿到了它的照片,仔细端详后却觉得遗憾,也许因为它是皇帝御用船吧,在北京通州运河的烈日下,它显得霸气有余,韵味不足。

今年也有人在做一样的事情,在浙江杭州的西湖、江苏南京的秦淮河,都有旅游公司用复原的“画舫”和从艺术高校招募来的“琴师”招揽游客。我们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些“画舫”和“琴师”都有点假,让人觉得别扭,又说不出别扭在哪里。

古人为什么会迷恋画舫呢?李汇群说,画舫最迷人的,就是人在画舫之上,能看到两岸风景的流动,品一口茶、听一段歌,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窗外,风景已然两样。这个道理有些不好理解,比如我们只要打开电视机,屏幕里的风景每一秒都在变化,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呢?

责任编辑 / 张婷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