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个雍和宫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2期 作者: 范亚昆 

标签: 文化遗产   

“有一年我和几个朋友去野长城,晚上住在山上一间一间的小木屋里,半夜老有挠门的声音,开门可看不见半个人影,那晚真是睡不着觉啊,我从来不信邪的,哪知道回来以后三天嗓子说不出话来!”我的同事阿汤哥,平常是个有点严肃的家伙,这次与我一同去雍和宫拍照,突然滔滔不绝起来。

他的反常让我觉得很好玩,有心逗他说下去:“啊,你撞邪了呀?后来嗓子怎么好的?”“我就来雍和宫烧香,嗓子就好啦,那是第一次进雍和宫啊,打那以后我每年都来。”我忍着笑,没有追问他是不是第三天嗓子快好了才去上香。

另一个同事刘睿,谈到雍和宫,显得有点忧心忡忡:“我从初中开始,和我一个密友每两个月进一次雍和宫,沿着固定路线走一遍,出来在同一个餐馆吃饭,然后各自回家。这个程序到现在快二十年了,不能换同伴,进去不能改变既定路线,否则心里就觉得不舒服。我们出来吃饭可以请彼此,但雍和宫门票绝对是各掏各的。其实我算不上信教,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强迫症?”她听说我因工作缘故进了几次雍和宫没买门票,颇露出些羡慕的目光。不过我知道这个铁杆粉丝是假羡慕,当我说可以给我的联系人打电话免票时,她果然说:“嗯,等我哪天买不起门票的时候,再免票好啦。”

我第一次进雍和宫是某个下午,的士司机有些委婉地拒绝载我到正门的路上,因为那里太拥堵。其实这已经是人流减少的时刻,与我先前在照片上看到的拥挤相比,寺院里进香的人明显从容了许多。几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地围着大铜香炉,希望把硬币扔进去,似乎这种运气也是一个得到庇佑的方式。有个清瘦女人手中拿着一个很小的本子,站在法轮殿的佛像前,垂着眼睑唱经,仿佛全世界只有自己存在。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