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穿过长城一百年

铁轨上镌刻着“1905”的斑驳字样,见证了京张铁路的百年历史。1905年5月,清政府批准始建京张铁路,这标志着中国铁路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自此举步。这是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自己设计、自己建成通车、自己管理的,而且又是当时中国铁路工程中最艰巨、建设成本最低、质量最佳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从塞外进京必须穿一穿八达岭隧道、走一走“人字形”铁路。从1905年京张铁路肇建时算起,这样的记忆已存在了一百多年。在2004年铁路第五次提速以前,从包头来北京,乘坐的车次是K264,火车要在高原上行驶一个晚上,于清晨时分到达八达岭下的青龙桥车站。火车要在那里换车头,所以停车时间会很长。等到人们在詹天佑铜像边逛上一圈再回到车上时,会发现火车开始掉过头来,朝相反的方向开行。
建于1905年的京张铁路就是京包线的首段。在詹天佑的《<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叙》一文中,这段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的铁路“由丰台之柳村,趋东而北,沿都城,越清河,抵南口,穿八达岭,出岔道城,跨怀来、宣化,以达张家口,延袤三百六十余里”。京张铁路工程纪略>

京张铁路关沟段沟壑壁立、陡峻难以攀登,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畏途”。京张铁路开通前,要穿越关沟段,骆驼驮运是最主要的物资运输方式。
右:1905年2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被清政府委任负责主持京张铁路筑路工程。面对艰巨的工程,詹天佑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科学创新精神。
右:1905年2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被清政府委任负责主持京张铁路筑路工程。面对艰巨的工程,詹天佑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科学创新精神。
1909年9月24日,老张家口火车站举行了通车典礼,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看火车去!人们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空旷的场地上,一条黑色巨龙喷着浓烟、咆哮着向前滑动。加速,再加速,渐渐消失在人群的视线中……”
通观京张铁路全线路途,它起始于北京城,以最佳视线巡礼八达岭山区的崇山峻岭、古道雄关,以一架铁桥信步于高原平湖之上,经一唱三叹式的起伏跌宕,在塞外关隘安然驻步,堪称是世界上最具审美价值的铁路工程之一。这样的铁路只有工程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才可实现。这使得京张铁路不仅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而且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王月同学
swy
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