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季节的另一种语言
标签: 文化遗产


今年的11月7日,我在黄河三角洲附近的一个城市等待观测南飞途径此地的候鸟。清晨,顺手打开电视时,发现屏幕上两个大字—立冬,伴随着的是天气预报员浑厚的声音:“今天天气的关键词是立冬,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反映四季更替的一个节气。此时,东北的天气非常应景,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这里大风、雨雪、降温一个都不少……同时冷空气也会影响到华北,平均有4℃到8℃的降温,气温20℃地区的范围会迅速地向南缩减”我抬头看一看窗外—不仍旧是秋日的艳阳初上吗?
中午时分,乘车准备去黄河故道喝鱼汤的我,昏睡之际猛然被一阵寒意冻醒,抬头一看,天居然阴沉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刮起了大风,雨点儿噼噼啪啪地摔打在泥土上,泛起一股好闻的土香。我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看来,立冬真是到了,寒潮像天气预报中所说,恰好在立冬这天如期而至。旋即,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疑惑—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古人,能预测到今天的气候变化?
“气候”逼出来的节气?
因为急于要解决“立冬为何会降温”的疑惑,回京后我立刻去拜访了气象专家林之光先生。老先生的一句话令我大吃一惊,他说:“二十四节气完全是被中国的气候给逼出来的,它注定只会产生在中国!”
中国是什么气候呢?据林之光先生介绍,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着,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由于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因此普遍春秋两季比较短促,冬季和夏季时间较长。此外,受我国北面西伯利亚强大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度往往比较低。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就并非如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