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
不败将军之败
标签: 风云人物

沉默的侍棋少年:出身寒微,大器晚成
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梁武帝喜欢围棋,经常通宵达旦地与人下棋。时间一长,其他随从因为又困又乏,都熬不住而睡着了,只有一位少年保持着警醒,随时恭候梁武帝的召唤。他由此渐渐得到梁武帝的赏识。这少年就是陈庆之。据梁书记载,陈庆之是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他性情严肃简朴,行事谨慎,从小就胸怀大志,渴望立功报国。
尽管陈庆之心怀壮志,从年少时就侍奉梁武帝,但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默默无闻地担任主书、奉朝请等平凡的文官职务。直到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北方的魏朝将领元法僧投降梁朝,梁武帝派陈庆之、胡龙牙、成景俊等带兵去接应元法僧的投诚部队,陈庆之这才第一次作为将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一年,他已经41岁了。
陈庆之的大器晚成与他的出身,以及整个南朝(宋、齐、梁、陈)的门阀体制有关——一个官员的选拔和提升,由这个人的门第出身决定。整个社会按门第可分成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皇室和达官贵人,他们世世代代占据着最显要的官职和地位。第二阶层是贵族里地位较低的下等士族和通过打仗谋取功名的将门世家,他们虽然勉强挤入仕途,但受着第一阶层的歧视和压制。而地位最卑微的第三阶层,则是平民。一方面他们承受全部的赋税和劳役的重担,另一方面,官场的大门则对他们紧紧关闭着,仕途晋升难如登天。
而陈庆之,就出生在微贱的平民阶层。在正史中陈庆之的传记里,找不到他的父辈、祖辈的任何信息,因为没有人会记载一个庶民的家族史。事实上,据《南史》记载,在整个梁朝的五十多年间,出身寒微庶民而出人头地的,仅仅有两人,其中一个叫俞药,另一个就是陈庆之。那位俞药年轻时因姓氏卑微被人嘲笑为“俞钱”(榆钱儿),梁武帝特意赐了一个新造的姓“喻”给他。改姓后的喻药立下誓言:“我要以我的努力,让喻姓从我开始而传承光大。”喻药没有辜负自己的誓言,日后当上了云旗将军,安州刺史,被后世喻姓奉为始祖。与喻药同时代的陈庆之,也同样从卑微的起点,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奋斗历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