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青绿红白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2期 作者: 骆昱含 

标签: 古代生活   

中国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间有令人品味不完的优美的词句、意境、情感。透过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还可以看到荡漾在古人衣食住行里的青绿红白。传统的中国人,有着五彩斑斓的雅致生活和对美色的追求。
这是清陈枚所绘《月曼清游图册》中的一幅,让人一窥清宫嫔妃们的室内用色。服色清丽淡雅,室内的陈设更是和谐雅致,深色的香炉、鸟笼、罗汉榻等,亮丽的橙色方几、红绿皮线装书、红蓝宫灯,无一不体现着配色的精心。圆窗还把屋外的白色梅花匡了进来,犹如一幅写意的文人画。供图/故宫博物院

妆之色:云想衣裳花想容 

高中语文课本收录了一首汉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它以凄美的诗句,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一对夫妻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厮守的悲剧故事,它使得很多人都无法忘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哀婉。但是,近日重读这首汉代乐府诗时,我却有新的发现,即便是平民女子、“出生野里”的刘兰芝,其生活也是颇有色彩的。

她“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几乎每一句描写中都含有一种色彩:脚下是彩色的丝质绣鞋;头上的玳瑁装饰是稳重的褐黄;腰间系着素白色的束腰;耳中挂着月白色的耳珰。而“口如含朱丹”,一定是上了一抹口红。

刘兰芝还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闺房中的斗帐用红纱织就,而盛衣物的箱子则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两者相映成趣,细微处显出女儿家的细腻心思。

读《孔雀东南飞》,当然不应该忘却它的主旨,不过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古代女子在生活中对美色的讲究。穷人如此,富人更不必说。闺房里、梳妆台前,就是一个色彩的集合:红色的胭脂、白色的粉、黛色的眉笔、金色的面靥、金黄色的花钿。比如就一个胭脂,其丰富性,就丝毫不亚于当下。在唐人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里,是“美人红妆色正鲜”;而在五代十国花蕊夫人的《宫词》里,是“慢梳鬟髻着轻红”。一个鲜艳,一个轻红,便是两种浓淡不同的红妆。浓者明媚娇艳,淡者幽雅动人。先擦胭脂再扫轻粉的称作“飞霞妆”,有隐约之妙;在脸颊和额头上全涂朱粉的称作“醉妆”,有浓艳之丽;轻匀细抹便成“桃花妆”,浅红粉嫩,意趣淡雅……于是,在古代女子的妆容中,红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色调,所以在许多诗词中,女子也被代指为“红颜”、“朱颜”。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