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存史之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4期 作者: 洪峰 

标签: 海淀区   读史笔记   历史拾遗   

馆藏逾五百万册并与年俱增的藏书规模、近百台工作站以及大型塔式光盘驱动器和光盘库、网络数据库,将北大图书馆塑造成信息时代亚洲高校第一馆。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座学知殿堂并不引人瞩目的一角,竟藏有量居全国图书馆第三的古籍善本书籍,许多甚至可称是国家历史的宝藏。

宽不足一掌,灰黄色的卷轴秀巧迷人,管理员将它轻轻展开,温柔得就像手里是刚刚羽化的蜻蜓的薄翼。“这就是雷锋塔里的《陀罗尼经卷》?!”四周分外安静,我努力压低激动而又充满赞叹的声调。

鲁迅先生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被列入中国学生的必读课文,历尽几百年沧桑、拥有丰富传奇色彩的雷峰塔由此人尽皆知。如果你再多关心一些文史方面的新知旧闻,或许听说过下面的故事: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许,当这座古塔轰然崩圮,闻讯聚集在夕阳山上的老百姓竞相翻捡雷峰塔的遗物,又有千余官兵翻天覆地搜查,雷峰塔“经砖”(砖中有孔以供放经卷)四处散落,这些宋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佛经卷轴经历了空前的浩劫,无知的践踏和哄抢,让这些经轴能完整成卷的屈指可数。     

数十年过去了,当这样一卷着名的文物百般辗转流徙突然“展”现在我面前时,时光与历史霎时就在我心中荡漾起一圈又一圈涟漪。中国一向以文化的历史悠久而着称于世,而且也是最善于运用典籍记述自己历史的国度,一书一册,一纸一图都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历史文明的标志,我曾听专家说中国古籍总数高达十几万种,其中最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就被称为善本。

北大的善本有多少呢?“150万册。”管理员说,“这样的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