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画的“新生”
编辑手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9期 作者: 幕帛树 

标签: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东城区   

北京南锣鼓巷胡同的时尚精品小店里,还能见到许多“宣传画”的影子,但寓意早已不同,如图中这件T恤衫上,挥手的毛主席像底下写着:到南锣鼓巷去,到中国最欢醒(fashion)的街道去。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阿青

时至二十一世纪。在北京大兴麋鹿苑的厕所中,贴着一张工农兵形象的宣传画。三个浓眉大眼的工农兵拳头紧握,双目圆睁,宣传语是大众熟知的口号:“同志们……冲啊!”画的上方写着:“便后看墙上的宣传画”,下方写着:“识时务者为俊杰,冲屎物者为豪杰”。如此标语,让一些游客哭笑不得,尴尬之余又不由暗中叫绝。

同样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涉及领袖形象的商业性恶搞。2006年8月,湖南长沙一家名为大锅饭的饭店,被报道:在一楼大厅的墙上,挂出一幅长4米、高2米覆盖了整面墙的宣传画。此画除了颜色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不一致外,画面几乎完全一样,在画的右上方还标有几个黑字:“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

《开国大典》是1952年37岁的董希文的受命之作,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因此受到毛主席的称赞:“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然而这幅领袖评价极高、广受好评,引起强烈反响的画后来竟一路坎坷,一直被抹来抹去。1954年,在“高饶事件”后,董希文被要求去掉画中的高岗形象。文革期间,刘少奇被打成“叛徒、工贼、内奸和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后,董希文被要求去掉刘少奇。1979年,《开国大典》被上级同意恢复成原画。谁又能想到,到了21世纪,这幅画会被离谱地涂抹在一家饭店的墙上。事情曝光后,在一片谴责声中,饭店很快撤下了这幅改制的仿冒品。

随着商品化时代的到来,精明的商家发现借用或改用红色宣传画做营销宣传实在是个绝好的手段,只要不涉及领袖肖像,就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形式尽可多种多样。2007年的“五一”节,福建一家电器商场,一幅名为《我们战斗在广阔的天地里》的宣传画,改头换面成促销广告: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去掉了原来的战天斗地口号,并在“工农商学兵”代表人物上方添加上自家的广告语:“劳动光荣,降价万岁”。仅“五一”这天,就有各种由宣传画演变而来的“劳动光荣,购物万岁”、“欢度五一,购物有礼”、“劳动最光荣,近期值得入手的手机推荐”等商业性广告现身。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