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姓氏的死与生
标签: 文化遗产

来自姓氏的烦恼
1987年的一天,中科院遗传所的袁义达教授收到了这样一封信,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想查一下自己姓氏的源头,请袁教授帮忙。这个人的姓的确比较罕见,他姓“(Yà)”。这个字不仅各个版本的百家姓没有收入,就连《康熙字典》、《辞海》、《辞源》中也没有这个字。这位名叫刚的法官家乡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乡靠河村,一个村子里姓人共有一百多名。这个罕有的姓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


现在昌图县亮中桥镇政府任职的丰一直坚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所以他去派出所三次也没办下来二代身份证。以前的身份证都是手写,新身份证却要打字。四面城派出所一个民警说,这个姓要想打印出来,必须经上级公安部门批准后再拼出这个字加进他们的系统才行,所以,只能等待。有一次丰到银行存款,办理员说,你这个姓打不出来,用岳字吧,丰当时很痛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再来取钱,银行方面却说他不是存折的主人,因为姓不符。丰险些与银行打起官司。现在姓人存钱索性男子用妻子的名字,女子用丈夫的名字。尽管有如此多的麻烦,但氏家族绝大多数人还是坚决不改姓。村里九爷的四女儿娟在办身份证时,因为派出所说系统里没有这个字,建议改一下,她想起以前遇到的诸多麻烦,一咬牙改成了“岳”,当她拿回岳姓的二代身份证,立即遭到了族人的严厉批评。族人们说,“背叛祖宗的事,干不得!”

村里的辈份长者说起自己姓氏的历史,会谈起字的特色:乃岳字的倒写。说姓人乃当年岳飞的后人为避难而改姓如此。可惜姓的家谱十多年前烧毁在一场大火中。有心的刚曾手抄过家谱的一部分,其中有“顺天府丰仁县孙家庄”字样,刚经过考证,找到了河北省丰润县,但没有在此找到同姓人的踪迹。一个偶然的机会,刚在《地名丛刊》杂志(1989年2月号)上看到一篇短短的文章《姓与庄地名》,文章立即引起他的注意。文章说安徽涡阳县有个庄,村子里都是姓人。相传宋朝抗金英雄岳飞惨遭秦桧陷害后,其后代为免遭迫害,携家眷隐居于此,并把岳姓改为。经过代代繁衍,如今村里人已有三四十户、一百多人。这篇文章令刚惊喜不已,自己终于找到了同姓人,而且关于姓氏由来的说法竟也一模一样!
姓与岳飞真的有联系吗?证据在不断地积累中:山东省商河县有个岳桥乡,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乡有149名岳姓人,这两处的地名和姓氏都读“亚”音。另有研究者认为岳字在古代极可能就读“亚”音,山东岳桥乡和辽宁哈尔套乡因处闭塞之地,遂能顽强地将岳字的古音保留下来。此外,刚的家乡靠河村有一条古训是“秦氏不聘”,即不与姓秦的女子通婚,这恰恰又与岳飞后裔的家规相吻合。综合诸多因素,专家认为,这个倒写的岳字姓,是岳飞后人为避难而改,此姓人乃是岳飞后裔,应当是最接近史实的解释。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