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教
穿越《圣经》的古老传说

虽然基督教流行中国的传说已久,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左碑)是关于中国古代基督教的最早和最确切的记录。这块碑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正文不到2000字,用非常典雅的中国文字介绍了基督教的一些最基本观念,并记载了阿罗本来到长安受到隆重接待的历史。
西安碑林博物馆里,有一块高近三米的纪念碑。与许多碑一样,既然作为纪念之用,它背后必然有可叙说的历史——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故事,要从唐代说起。
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在一次长安的景教集会上,信徒们决定刻碑纪念当时景教的盛况,碑的名字叫做: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立碑的主要发起人叫做“伊斯”,碑文特意记录了景教最为鼎盛的时刻:
“玄宗至道皇帝,令宁国等五王亲临福宇,建立坛场,法栋暂桡而更荣,道石时倾而复正。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赐绢百匹”——皇室的亲王来主持修建祭坛,皇帝的近臣送来了五位先皇的画像供奉于教堂之内,可见当时景教在中国的辉煌。
在中国漫长历史上,景教只是个昙花一现的名字。然而当时熙来攘往的信徒们并不知晓,这块碑的竖立,记载了一段双重历史—在中国,它标示着一段外来宗教在中国的兴衰轨迹;在西方,它成为解释一个古老传说的证物。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