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暗杀的胜利

这幅陈其美的戎装像是他生平仅存的几幅小照之一,他38岁时即遭遇刺杀身亡。值得思考的是,这位被孙中山高度评价的“革命首功之臣”,本人即对“暗杀”之道情有独钟。供图/刘巍
搞革命,先要搞暗杀
清光绪三十一年,也是公历1905年,晚清的时局每一天都微妙变化着。清王朝要向哪里去?它正站在选择的“丁”字路口。一面是维持朝纲、吏治的所谓“新政”,另一面则是走西方“宪政”的道路,整个国家陷入摇摆不定的复杂心态之中。
9月24日这天,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和端方五位大臣忙得不亦乐乎,拜祭完祖先之后,在同僚、亲友、社会各界人士的簇拥下,准备从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车启程,出洋考察英、日等国宪政的经验。
一片喧腾当中,忽有一个穿着仆从衣服的人影闪过,他低头匆匆穿过车厢,直奔五大臣的包厢而去。陌生的面孔,以及他含糊应答的南方口音,立即引起了卫兵的警觉,正纠缠间,他引爆了身上的炸药,五节车厢一齐大震,砰然的巨响,好一会才停。车下到处是惊慌奔走的人们,刺客当场殒命,五大臣中的载泽、绍英受伤,行程随即被取消。
弹炸五大臣的刺客身份很快被查明了,他是安徽桐城的世家子吴樾,1902年考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思想开放,组织了国民教育会支部,并创办了《直隶白话报》。人们这才注意到,就在暗杀五大臣事件发生前的几个月,他曾经撰写过篇幅相当长的一篇奇文——《暗杀时代》:“夫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