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靖《岁朝图》
下班后的明代官僚
标签: 文化遗产
1780年正月初二,在位第46个年头的乾隆皇帝饶有兴致地检阅了自己的书画藏品。在一件有南宋画家马远落款的绢画上,皇帝挥笔写下一诗:“良田广宅富人居,乐岁三元庆有余。崔榻已欣纷置笏,贾门早卜喜充闾。庭前柏子翠宜盏,瓶里梅花香满裙……”诗中“乐岁”、“梅花”二词,显然是把画的主题判断为庆祝新春佳节的节令画。皇帝的判断被记录下来,于是在嘉庆初年编纂的清宫书画收藏着录《石渠宝笈续编》中,这幅画被定名为《马远<岁朝图>》。岁朝图>
不过,这一次,乾隆皇帝却上了古董商人的当。古董商惯用的伎俩,就是给一件无款的画添上时代早得多的着名画家的签名。乾隆皇帝所看到的这幅画,高137.7厘米,宽71.7厘米,在左下角有“马远”的落款和印章。直到20世纪,这幅画依然按照乾隆的意见被当作马远或者是传为马远的作品。直到某一天,博物馆专家们在画幅左上发现了“周文靖”的印章,才知道这幅画原来是明代前期周文靖的手笔。
小官僚,大画家
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这幅周文靖作品,可能是在明代后期被古董商添上了“马远”伪款。周文靖是明代前期画家,福建闽县人。根据《闽书》的简要记载,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他以“阴阳训术”被征召到宫里,成为一名宫廷服务人员。
阴阳学主要研究天文和术数。《明史·职官志》中说,明代的“阴阳学”设在地方,府一级的负责人称“正术”,从九品,州一级称“典术”,县一级称“训术”,均不入流,而且只有官职没有工资。周文靖是县级的“阴阳训术”,不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不高。这时候的他,除了有阴阳术的专长,可能已经开始以画谋生,他被征召到北京大概就是靠绘画才能。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