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863)鸿翔时装公司
花样的新衣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5期 作者: 水云 隋静 

标签: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城市建筑   

一袭旗袍香风细细地在我们眼前展现,歌星周璇传统而温婉的神情中又透露出些许时尚的愉悦。20世纪30年代,有多少旗袍的妩媚、含蓄、时尚和优雅之美都是被影星们演绎而来的。
“旗袍”这两个字在今天看来充满了传统的味道,但是和老上海相联系,却有着另外一番意味,传统与先锋交相辉映。鸿翔时装公司的故事映射出老上海旗袍样式的演变历程,这种演变诉说的是趋新求变,但趋新求变的并不是服装本身,而是具有时尚思想的上海。
图为当时女星们争相定制旗袍的女装店—鸿翔时装公司。

灰砖红瓦大坡顶,一幢挨一幢的老房子夹峙而出一条长长的弄堂。巴洛克花纹的窗楣、中式栏杆和山墙的浮雕们有一份披着尘灰的精致。威海路590弄与终日里喧嚣一片的南京西路虽然咫尺相邻,却恍然两个世界。

外表陈旧的老房子,有着非常辉煌的一段过往时光——它是清末民初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当时最时兴的游乐节目都能在这里找到——诸如照相馆、自行车、魔术表演等等,这处展示洋气的地方被呼作“张园”。

依着静安区文化馆的杨继光所指示的线索,我寻到这条老巷,是想打捞一些关于老上海“旗袍盛世”的记忆,据说这附近曾经开设过号称上海第一家西式女装店,女装店的老板却以擅作旗袍引领沪上风潮。

遥想当年,张园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边吱吱唧唧、笑语连篇,一边寻购最时髦的舶来品,那幅场景完全代表着西风东渐下的上海气质。想必也因此吸引了那个来自浦东川沙的乡下青年“金毛囝”。 1917年,就在张园关闭的前一年,一家三开间的西式裁缝铺在它的附近开张了,主人正是“金毛囝”……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