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瓷
怒放在大唐的昙花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9期 作者: 王怡革 

标签: 长沙市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代生活   发明与技术   

千余年前的黑石号沉没了,留与了今人最美丽的礼物——满载的长沙窑瓷。看看这刚出水的瓷坛里,一摞一摞的美丽瓷碗,带着海水的湿润与清新,也带着唐朝的富饶与开放,更带着长沙窑窑工们手上的温度……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Michael Flecker
长沙窑瓷,一种鲜为人知的瓷器品种,却挟带着特殊的魅力席卷国际,成就了海上丝路的传奇。细细观赏之下,其上所呈现的民间的文化趣味隽永,令今人在惊叹之余,更自叹弗如于古人的创思。

一件瓷碗与唐代商船的秘密

公元826年,在唐代对外贸易据点的扬州(贞观十七年太宗谕令设置三路市舶司之一),一艘装载着大量中国物资的阿拉伯大商船,迎着季风扬帆出航。这艘商船沿着大陆边缘的东南海进入南中国海航行,在季风导引下行船至苏门答腊西南方格拉萨海峡时,却不幸地撞击到黑色大礁岩,近20米长的船身就此沉没于距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Belitung Island)海岸不及两哩、却深达17米的海底中。

千百年来,这艘唐代的大船,静静地躺在海底。当地打捞海参的渔民曾多次在海底的沙床上发现堆积的陶瓷器等,但是谁都没去深究这些东西来自哪里,因而都无缘与沉没的商船相见。1998年,德国人提尔曼·华特方(Tilman Walterfang)到这里来度假潜水时,他与这艘沉船的命运都被改写了。

当黑石号的发现者提尔曼·华特方,怀着寻宝的心态,潜入这片海底时,他一定欣喜若狂。因为,他找到的这艘沉船上,满载了各式中国唐代的珍宝,还有为数众多的陶瓷器,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湖南的外销瓷:长沙窑瓷。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Michael Flecker

远在德国开设水泥厂的提尔曼·华特方,曾经从他的印度尼西亚籍员工口中听闻,那片位于苏门答腊与婆罗洲之间的水域底下,静躺着许多被历史遗忘的珍宝。兴致勃勃的提尔曼·华特方原本只想去热带岛屿度假,顺便潜水感受一下寻宝探险的刺激。谁料,这个假期里,他不只发现了散落在海中的宝贝,更是与那艘从未受侵扰的古老沉船不期而遇,并因此变成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富翁——透过略微有些模糊的潜水眼镜向沉船上看去,当时的他只是隐约看到船舱里满载着的黑压压的货物,那会是什么呢?

1999年6月,德国“海底探险公司”对沉船进行了打捞作业,有关古船的秘密,也随之被一一揭晓。在沉船不远处,有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勘查人员推测它很可能就是令古船沉没的罪魁祸首,沉船因此被命名为“黑石号”。而船上满载各式各样的珍宝,根据后来考古学者谢明良先生的研究,珍宝仅材质便包括了金、银、铜、铁、铅、骨、木石、玻璃和各类的香料以及陶瓷器等。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陶瓷器。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