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处处开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1期 作者: 黄秀芳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民族与宗族   

一位朋友自从去了西藏、见到琼布活佛后,就有些纠结,很想弄清自己的前世:“我的前世可能是一个藏族姑娘吧,要不我怎么会和琼布有一见如故、亲如家人的感觉呢?”

隔几日,为了制作这一期“佛宝”专题,我们特意联系到雍和宫的一位上师,请他协助拍摄给信众开光的图片,没想到这让几位编辑也纠结了一回。他们说,开过光的佛像请回去后就要供着,谁请的谁来供。可是在场的那几位,要么不信佛,要么半信半疑,于是颇感为难。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思:一旦请了回去,忘了供奉,得罪了佛,会不会反而遭致不吉?

上述事例说明,在大多数人心里,佛是神灵。类似的心结我也曾有过。因为不知道佛是不是神灵,于是便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行事。逢着正月初一、十五或佛诞日,也去寺庙上香、拜佛。到后来,这竟成了定规,甚至只去雍和宫——仿佛得了强迫症一般,生怕去了别家,会让雍和宫的神佛感到不快,哪怕那里人山人海,仅是进门就要排队好几个小时。

我发现去寺庙上香的人,口里念着的,大多都是请佛保佑,请菩萨降财、挡灾之类的寄语。可见大家都认定佛是神灵,既敬畏又祈求,连带着认定凡是从寺院里请来的或与佛教有关的器物,都有神力,都能保家、护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