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殉教士
埃及·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10期

标签: 埃及   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迹探秘   

有别于国王谷的喧嚣,藏在亚历山大城西南马里尤特沙漠中的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多年来鲜有游客到访。即便是询问亚历山大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很少有人能准确说出它的所在。阿布米那是埃及六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正因如此,这座早期基督教的圣城才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宁静。

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对基督教的仇视是显而易见的,在他执政的20余年中(公元284~305年),基督教教堂私产被充公,传教书籍被焚毁,政府甚至发布更为强硬的法令:基督徒要么放弃信仰,要么放弃生的权力。

公元285年,住在今孟菲斯附近的一个基督徒妇女诞下一子,起名米纳斯。米纳斯11岁丧父。不久,他参加了戴克里先的军队,因为父亲奥代希奥斯曾经是政府的官员,米纳斯在阿尔及利亚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三年后,米纳斯辞去军官的职务,并把父亲留下的财产悉数送给穷人,在沙漠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戴克里先对待基督徒的高压政策最终波及米纳斯。他因拒绝屠杀任何基督徒,甚至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公之于众而被砍头。据说米纳斯的遗体被熊熊大火焚烧了三天却毫发无伤。他的仰慕者们用骆驼载着米纳斯的遗体,朝西方前进。中途行至某处,骆驼突然不走了,人们只好把他就地掩埋。不料,泉水竟从米纳斯的墓中喷涌而出,周边还长满了野葡萄和橄榄树。

公元3世纪,在殉教士米纳斯的魂归之所,阿布米那修道院落成,5世纪,越来越多的基督教朝圣者前来祭拜米纳斯,人们开始建造城镇,并修建热水池,为周围的浴室和浴池提供圣水。6世纪时,这里又修筑了广场、教堂、工场、街道、民居……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中东各地以及更遥远的法国、西班牙慕名而来,繁荣一直持续到8世纪,回教势力入侵,宗教信仰的转变加上来自沙漠的贝都英人的洗劫,基督徒纷纷离开了圣城阿布米那。短短百余年,阿布米那就沦为一座空城,逐渐被人遗忘。

责任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