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碾子轧出的飞机场
中国人的抗战

美国艺术家罗伊·格瑞林的绘画作品《飞机·机场和石碾子》。在美国人眼里,使用石碾子抢修机场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
石碾子充当“压路机”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云南从抗战的大后方瞬间变成了最前线。而原先由滇缅公路输送的战略物资也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为此,开辟空中走廊就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中国云南虽然在抗战前就建有24个机场,但仅仅只有昆明一个机场的跑道长度和硬度,勉强可以承受得住大型运输机的起降。
十万火急!在整个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刻,云南倾其全力全民总动员,几乎在一夜之间组成了百万劳工大军,同时在几十个地方扩建和抢建机场。龙院机场就是其中之一。
即便是在云南,也很少有人知道,位于嵩明县嵩阳镇龙院村的龙院机场,曾是当年“飞虎队”驻扎过的机场,而且这里还是一个重型轰炸机基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