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佛国七珍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1期

标签: 文化符号   民族与宗族   

佛教的典章里选出了世上最有代表意义的“七”种宝物,蓄纳净土的光明与智慧,营造佛界的种种用器,或制成造像。“七宝”也称“七珍”,铺陈出人们心目中的佛界,因此在一般人眼中十分神秘。

“七”在佛教里是个特别的数字,除了七重宝,还有七心界、七识界、七种圆满等等。此外,去庙中住一段时间,修身养性,又不是出家,这被称为“打佛七”。为什么都强调“七”呢?

从古至今,无论东西方,都以“七”天作为宇宙运行的一个循环,所以用七天的时间修行最为恰当。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禅修七七四十九天开悟成道。另外,东、西、南、北、上、中、下,一个完满的世界也是由“七”方构成的。

如果用七种珍宝供养给佛,就会产生“善”的循环,得到更多的财富、福德的资粮,这是佛经里的阐释,可说是发“七圣财”。所以七宝不只是有形有相的珍宝,还被转喻为这些资粮,有了它们,就有了转凡为圣的条件——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张博开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