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精彩人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2期 作者: 祝勇 

标签: 丽江地区   香格里拉县   风云人物   

八十多年前,洛克从美国出发,揣着美国农业部颁给的一纸聘书,来到中国的大西南,调查中国野生植物。他是第一个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外国人。在华期间,他与当地的居民打成一片,一度被土着居民视作同乡人;他与木里国王私交甚笃,后者曾多次为他扫除了通往稻城秘境的障碍。他用了27年的时间,一次次不畏艰险地在大香格里拉地区穿行,书写下了一部精彩的故事人生。
在全世界的所有山系中,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山是最与众不同的,从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再到英国探险家威尔逊,外面世界对这一区域的求知渴望从来就没有停歇过。它那特殊背景下所形成的大面积高大山体和辽阔秀美的高山自然风光,几乎荟萃了中国西部自然景观的经典。

我们在2008年6月开始稻城之行。此时,距离约瑟夫·洛克1928年6月离开木里向稻城方向进发刚好80年。

洛克在6岁时就开始了他的稻城之旅。那是1890年,他还没有离开他的出生地维也纳。他的父亲正企盼他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牧师。但是洛克却一步步偏离父亲的设想。那时,他只对外语课情有独钟。他在维也纳图书馆里第一次接触到汉语,就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产生了兴趣。1945年,洛克在一本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对汉文的偏爱使我在15岁时就开始学习汉字。继而使我产生了对中国广袤的偏远地区进行探险、身历其境探索它的历史和地理的渴望。”于是,1905年大学预科刚刚毕业,他就迫不及待地决定远走高飞。这时正好有一艘邮轮招聘船舱服务员,尽管这份工作与父亲的期望大相径庭,但他还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这艘邮轮把他带到了一个名叫纽约的海港。

洛克在中国工作生活的27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玉龙雪山脚下的雪嵩村里度过的。洛克在其撰写的文字中曾多次提及这到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洛克,雪嵩村也许至今都不会被外国人所知。

两年后,身无分文的他踏上了前往夏威夷的路。在夏威夷,他迅速掌握了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10种语言。出色的拉丁文,使他在几周后就成为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老师,教授拉丁文和自然史,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这又使他意外地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进而发现从事户外工作,比起在教室给学生们授课更令他心旷神怡。这一步,居然成为他传奇人生的真正开端。不久后,洛克大摇大摆走进美国国家农业部林业处的办公室,声称自己是一位植物学家,说林业处应出一本植物标本集,但他们什么都没有做,而他,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他以自以为是的方式征服了那些官员,他们没有认真检查他的证件,便接受了他的建议。虽然拨给他的经费微乎其微,也没有任何人为出标本集作过预算,但他却认认真真开始了他植物学家的事业,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了夏威夷一致公认的植物学权威。这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胜利,而对于这个相信奇迹的人而言,奇迹总是接踵而至。1920年,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发给他一纸聘书和一些资助资金,派他到亚洲,他此行的目的是寻找可以医治麻风病的大风子树种。

1922年,为寻找抗枯萎病的栗子树种,这个狂妄之徒,在中国的一片战乱中,悄然抵达中国横断山脉地区的南缘——云南丽江,开始了红极一时的探险之旅。

责任编辑 / 杨飞龙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