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的近代史
中国铁道博物馆

回望近代中国,纷繁的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工业设施的身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路。古老而缓慢的帝国,正是沿着铁路走向了新的世界。
新易线与景泰蓝座钟
隶属于中国铁道博物馆的詹天佑纪念馆,是与铁路实物结合最为紧密的一座分馆:它坐落在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由于八达岭隧道在铁路史上的特殊意义,詹天佑纪念馆便超越了对一个人的纪念,成为中国早期铁路发展史的一座纪念碑。其古朴雄浑的馆舍建筑,正承托了这种独特的纪念性。
詹天佑纪念馆珍藏了与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线路有关的各种图片和遗物。在众多文物中,有一座造于晚清的景泰蓝座钟,虽然仅高19厘米,却异常精美,将中国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与西方传入的机械钟表有机结合起来,造型和比例都极为精妙。这是一件宫廷用品,它与詹天佑发生关系,缘于一条特殊的铁路和一次特殊的皇家活动。

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作为中国铁道博物馆的分馆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传奇人物詹天佑的个人功绩,同时也向人们讲述着中国早期铁路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这里收藏着众多与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有关的图片和遗物。

图中这件精美的景泰蓝座钟更具有传奇的经历,它小小的身躯却承载了大大的历史,慈禧对詹天佑的这一赏赐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02年冬,袁世凯奏请修建一条专供清皇室从北京赴河北易县清西陵祭祖之用的铁路支线,它从京汉铁路的河北新城高碑店站引出,终于易县离西陵最近的梁各庄,全长42.5公里,被称为新易铁路。詹天佑担任了这条线路的总工程师。实际上,这是詹天佑学成回国后第一次全面负责的一条铁路工程,也是他后来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先声。
1903年4月5日,新易铁路建成通车,慈禧太后等皇室成员如期乘坐火车赴西陵祭祖。事后,慈禧太后对这条铁路的便捷舒适甚为满意,遂将自己专列车厢中的全部摆设赐予詹天佑。而詹天佑认为工程的成功是大家的功劳,他自己只留下这台座钟作为纪念,其余的都分给了筑路员工。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