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12期
标签: 声音

两亿元天价的圆明园兽首铜像
暂时不要也罢,我们可以没有历史文物,但我们必须有历史和尊严。
作家姜伯静说:“包括兽首铜像在内的很多文物本来就是中国的,只不过被一些强盗抢走了,现在如果我们花大价钱去回购,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让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团圆固然可喜,但被人掠夺的滋味并不好受,如果以数以亿计的代价来换取这种团圆,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失去了意义,重温历史也就变了滋味。”
修故宫是门手艺,
经年不断的修缮为传统工匠和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温室般的小社会。可如今,一代工匠逐渐老去,下一代却无法衔接。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谈故宫工匠人才缺失问题时无奈地说:“故宫尽管声名显赫,毕竟只是文化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并无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故宫要招聘,按规定必须是大学毕业以上,大学生干这个吗?这个工种是蓝领,不是白领。但故宫没有招蓝领的机会啊。”
现在有人富而不贵,真正的贵气是慈悲和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出现了一个新富贵的阶层,但是仔细想想“富贵”这个词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富”一定导致“贵”吗?富可以是一个数字,但贵则相关于生命的尊严。什么是真正的贵气?那是一种慈悲,是一种责任,是他对于社会持久地关注,与他以富的能力转化出来的一种效能,这才是贵。
绘画已经过时,中国现在不需要这么多画家。
着名画家陈丹青说:“我反对现在的美术教育,它还在传递一个信息,就是绘画还很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美术教育国家,这么庞大的美院系统每年还在成百上千地招生,这个供求关系是畸形的,我不相信中国需要这么多画家,实际上他们一毕业就面临失业。一定会去干别的,比如装修之类的。当然市场会调节,但这个调节很痛苦,因为年轻人把最美好的时光耗在这个上面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