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与袁世凯的合与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10期 作者: 潘卫东 

标签: 风云人物   历史拾遗   

左图为唐绍仪晚年在广东老家的近照,晚年的他,不似早年一身西装的洋派作风。(供图/吴雍)右图是1900年任山东巡抚时的袁世凯。当时袁世凯率领七千新军入鲁,既镇压义和团,又震慑帝国主义。

唐绍仪是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和袁世凯有着近三十年的友谊。袁世凯发迹朝鲜、显名北洋,直到登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唐绍仪在其中都起了重大作用。袁世凯对唐则不断提拔,使唐从一个品级低微的幕僚,逐步升迁至清王朝的一品大员,中华民国成立后,唐任第一任国务总理,成为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后来,在民国法制问题上,二人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导致袁、唐最终分手。袁、唐的关系,是中国走向共和之艰难的缩影。

袁世凯(1859~1916年)比唐绍仪(1862~1938年)大三岁,出生在交通闭塞、风气未开的河南项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本想靠读书入仕,但科场上的屡次失利,使其不得不改变人生计划,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书中,有许多记录两人经历的文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袁唐交往的历程。

枪口下的相见

唐绍仪出生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省香山县。其父唐巨川是一个长期从事茶叶出口的商人,其族叔唐廷枢当过英商怡和洋行的买办,后来随李鸿章办洋务,经营和创办了着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深为李鸿章所器重。唐绍仪不仅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他12岁就远涉重洋,到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美国留学(系第3批留美幼童),进入着名的耶鲁大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1881年回国。

责任编辑 / 李晓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