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花影里的宋代风流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1期 作者: 李汇群 

标签: 开封市   杭州市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两宋三百年,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喜欢想象的时代。无论“经济革命”的富足与热闹,还是“中国式文艺复兴”的繁荣与文雅,汴梁与杭州都几乎被当成了史上最美好的城市。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两宋的繁华街头,还有满目的鲜花和弥漫的花香,它们为我们的想象添加了更有文人气息的注脚。
面贴珠钿,戴九龙花冠,图画中这位端庄威严的女人,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旁列的两位侍女也戴着花冠,想必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从这幅创作于南宋的《宋仁宗皇后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我们可以窥见两宋戴花冠习俗的兴盛。

唐代的仕女画家中,周素负盛名。相传为其作品的《簪花仕女图》中,几位风致嫣然的贵族女性云鬓高耸,峨眉略竖,轻软的披帛款款搭在肩上,发顶插嵌着各色花朵,与点缀背景的玉兰花相映成趣。整幅画面色彩浓郁,光华夺目,向来被视为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作。

然而,治学严谨的沈从文先生却持有不同看法。他指出牡丹、玉兰都是晚春时节开放,而画中贵妇们多身披轻纱,作盛夏装束,这对于讲究画面背景和谐搭配的唐代绘画而言,是一个明显的瑕疵。并且唐时人们所簪之花,多为绢帛制成,该画中簪花近似牡丹、莲花之类的真花,与唐代风气不类。中国人在北宋时期始簪戴真花。据此,沈从文先生认为《簪花仕女图》出自宋甚至更晚的年代,为后人依照唐人旧稿而作,仕女头上的花朵是后加的,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的流行风尚。

花香艳姿好男儿

贵胄走卒都爱戴

大宋宣和某年正月十二日,汴梁城里喧哗热闹,准备庆赏元宵佳节。趁着来往人多,梁山好汉柴进和燕青,大摇大摆地进城,登上一处酒楼,拣个临街的阁子坐下,紧盯出入禁中的班值官,只见他们服色不一,头边却簪有相同的翠叶花。原来,朝廷为了京师安全,编排二十四班轮值,每名值班人员皆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上挂小金牌,凿有“与民同乐”字样。簪翠花、穿锦袄者,才能进入禁中。这样严密的防卫并没有难倒梁山英雄,柴进用药酒迷翻王班值后,穿上他的锦袄,戴上他的花帽,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禁宫,刮下了宋徽宗亲笔书写的“山东宋江”四字,在京城里掀起轩然大波。

《水浒传》中,采用的回目是“柴进簪花入禁中”,用簪花——这个宋人生活中的小细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责任编辑 / 张婷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