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 蝗虫

在古代中国,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蝗灾虽然不直接要人的命,但相比于水、旱灾害,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相继而来的一系列变乱甚至暴动,对社会的稳定更造成深远而隐蔽的冲击。
有蝗神庙的地方就有蝗虫
当我开始接触历史上的蝗灾这一内容时,有一天,我在图书馆很惊喜地发现了“中国地理第一人”陈正祥的《中国蝗神庙的分布图》,上面涉及的地方广布中国,可见中国是一个蝗灾高发地。蝗神庙与蝗灾有何关系?陈正祥是这样认识的:古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普遍是极端的穷困,若非逼不得已,决不会劳民伤财去建此等神庙。如果有蝗神庙的地方,一定有严重的蝗灾;反之就是没有蝗灾或蝗灾并不严重。于是他历时八个月,利用3000多种地方志,制成了“中国蝗神庙的分布”图。
所谓蝗神庙,其实包括了三种庙:八蜡庙、虫王庙和刘猛将军庙。八蜡庙原本是祭祀农作物害虫的综合神庙,后来演变成专门祭祀蝗虫的庙。在很多地方,蝗虫被称为“虫王”,于是祭祀蝗虫的八蜡庙,就变成了虫王庙。农民建立八蜡庙,希望蝗虫接受了礼物或红包之后,不再来吃他们的庄稼,或只吃邻县的而不吃本县的。但蝗虫往往“不识相”,就只好改为用武力对付。正巧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刘猛将军,天赋神力可以驱除蝗虫,因此有些地方就建起刘猛将军庙,以“镇压”蝗虫。在蝗灾特别严重的地区,经常是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并存,更有一些地方如河北省的徐水和武安等县,专门设立虫王庙,以致三庙林立。
有趣的是,在陈正祥看来,八蜡庙和虫王庙的祭祀是贿赂性的,乞求蝗虫手下留情;刘猛将军庙则是打击性的,不吃软的就请刘将军把你消灭掉。然而,软硬兼施,蝗灾依然如故。三庙林立,就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生产和农民饱受蝗灾苦难的印证。而这些苦难也留在了史料里。在地方志中,除了蝗神庙的记录,更有许许多多血泪斑斑的蝗灾记录,以明朝为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