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子孙们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9期 作者: 卫康叔 隋静

在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岁坡村,村里所有的人都姓“岁”,这个少见姓氏的由来,颇为曲折。原来,明崇祯亡国之后,内乱纷起,为了避祸,一位皇叔决定改姓,从自己“千岁爷”的称谓中选择“岁”为姓,念及失去的故国河山,又取一单名“山”字,带家眷逃离了战乱之地,来到僻静的此地继续生活,且立下了世代“不仕不读”的家规。
这个奇怪的、不合常理的家规,其实并不是那位改名“岁山”的皇叔首创,最初的规定者,乃是他们的老祖宗——朱元璋。村里的老人岁正东介绍说,如果不是坐吃山空,迫不得已,他们家族原本是连种地的事也不应去做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从农民变成天子的草根皇帝。早年要过饭,深知生活艰辛,一朝身登大宝,就想到绝不能让子孙挨饿,而且自己的“龙子龙孙”也绝不能去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事。至于科举,那就更不能了,皇家龙种,万一考试中“落第”可怎么办?于是,朱元璋才制定了如此规定,为了能把荣华富贵守到永远,朱元璋又推行起“封王”政策。

“家天下就是朱家的天下”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是志向远大的人。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会对追随的人说:你要富贵吗?只要跟着我,就可以得到富贵。所以他建立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他登基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朱家的天下,比如说一些他认为有威胁的权臣就被铲除掉了。像蓝玉、李善长这样的有功之臣也都被他杀掉。为什么朱元璋要杀这么多人呢?道理很简单,就为了保住自己朱家的天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