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奶酪
草原上的零食

白净脸上总是笑容灿烂的艾丁,出生在新疆塔城裕民县牧区,是我要好的哈萨克族朋友。由于想要了解新疆奶酪,我去拜访了刚从外地学习回来的他。艾丁说:那是哈萨克牧民的零食,牧区人们叫它苦勒提,干儿子的意思。
说到哈萨克人与奶疙瘩的情结,艾丁笑着从西装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口香糖盒子,里面都是切成小颗的酸奶疙瘩。他说:“这是远古先辈传下来的我们哈萨克人的宝贝,出差带着它,全世界就没有水土不服的地方。”
实际上,奶疙瘩有两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艾丁小时候最喜欢新鲜的奶疙瘩,吃起来又松软又油香,最关键的是它能果腹顶饿。在牧区,哈萨克人除了自己食用外,还用来招待客人。如果是第一次到牧区的客人,友善的哈萨克牧民还常把奶疙瘩作为馈赠礼品。冬季,哈萨克牧民,还会把酸奶疙瘩当成常用的调味品,放在面条里。
在艾丁的回忆里,奶疙瘩总是和奶奶的身影联系在一起。天蒙蒙亮,奶奶就起来,挤出新鲜的牛奶。静候几天,新鲜的牛奶便发酵成酸奶。此时奶奶会舀出一盆给全家人喝,剩下的酸奶倒入锅里慢慢熬,一边熬煮,还要一边搅拌,需要极大的耐心。待水份蒸发得差不多,奶奶便会将粘稠的酸奶浆,装在帆布袋里,吊在室外。草原上纯净的风儿,会慢慢抽干帆布袋里的水分,布袋慢慢变轻,酸奶也逐渐凝固成块。此时,奶疙瘩还未做好。大帆布袋里的奶疙瘩,是大块大块的,不方便食用,且干度不够,还需要将其切成小块,并放到铺有芨芨草的席子上,接受太阳的洗礼。或许是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好的酸奶疙瘩,泛出一种诱人的米黄色。据说,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份,能健胃、消食、安神。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