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
慢景致里有乾坤

这是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朝礼器图式》仿制的皇后凤舆,也就是皇后大婚时乘坐的花轿。轿身装饰着各种造型的龙凤图案,在轿厢里还放置着御笔“龙”字轴。天子位尊,即便是大喜的日子,也不会亲自到女家迎娶皇后,这“龙”字轴就成了皇帝的化身,在凤舆内陪伴新娘。
2004年春天,陕西省宝鸡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五代时期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夫妇的陵墓里,发掘出一块“八人轿子砖雕图”,图上八个轿夫抬着一顶精致的官轿,八角上翘,轿顶一朵莲花,抬杠两端雕刻龙头,前方四位轿夫右肩膀扛起,后排的轿夫只探出头来。从轿夫的衣服褶皱到五官表情,笔笔精细,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它显然凝固了五代生活的一个瞬间。
轿子,这种中国人曾经依赖了上千年的出行工具,如今已经愈渐远离人们的生活。若不是从朋友那里偶然听到孙庆连先生的名号,我还不知道这车水马龙的北京城里,竟还藏着会制作轿子的手艺人。
轿子里的慢功夫
九月的最后一个下午,我们来到朝阳区十八里庄。一脚跨进孙庆连家的作坊,就瞧见一门火炮端端地坐在几辆自行车旁边,不大的过道里,堆放着尚未完工的黄包车轮。走进工作间,我顿时被一种陈旧的味道所包围,宽大的库房里挤满了各式古旧家具、蓑衣、木碗,甚至民国时期的店铺牌。客厅中央还摆着一张黄花梨大桌,沐高古而见风雨。
行伍出身的孙师傅,进入仿古制作这个行当已有十几个年头。回想起2009年第一次接到做轿子的活,孙师傅说,当时他手边没有任何实物可参照,为了把一顶“皇家范儿”的八抬大轿还原成型,他只能整日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研究图纸,画图,测算……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