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路
踩在脚下的踏实

走在丽江的小街上,温润的石板路轻柔地抚摸着你的双脚,这些石材采自于丽江坝周围的群山。旧时的丽江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坚实清亮的石板就是应对马帮频繁践踏的最佳筑路材料。供图/全景
“石板路在南边可以说是习见的物事,本来似乎不值得提起来说,但是住在北京久了,现在除了天安门前的一段以外,再也见不到石路,所以也觉似有点希罕。”
我原本也不以为石板路是个什么稀罕物件。上世纪90年代初,上小学的我每天所走的巷子就是青石板铺成的,大概是晚清的旧物。有时候小伙伴们会在放学路上围成一圈,撅着屁股拍画片。那些石板被来来往往的脚步蹭得发亮,宛若温玉,因而一点儿也不磨手。后来大了,去到周边许多小城和村镇,才恍然觉得半个世纪前周作人先生的那段话所言极是。
情有独钟爱“青”“麻”
想来,当年走在土路上的人们,自是深知晴日飞尘雨天泥陷之苦,于是才想到用石材解决行路难的问题,石板路既洁净防水,又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选材上的学问其实很多。
湖南的古都长沙曾经大街小巷都铺满“麻石”,人、夫、轿、马通行其上,被时人称之为麻石街。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伴着湘江拍岸的潮声,漫步在麻石铺就的潮宗街上,它的历史始于清朝雍正年间。这种麻石,其实就是以坚固着称的花岗岩的一种。从长沙出发走上几十里水路,湘江之畔有片叫“丁字湾”的地方,被称为“花岗石之乡”,其开采活动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黄鹤楼、岳阳楼都有它坚不可摧的身影。根据对中国各地一些古寺碑塔进行取样分析得知,所用石料居然也多取材于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