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锦背扇
织物里的情感与记忆

也许没有貌美如花,也许身段不够婀娜,但母亲却能够用巧手,织就人间最美丽的锦缎。那锦缎,揉进的是母亲的爱与温柔,织成的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心血与祝福,图为贵州黔东南台江县苗锦背扇局部。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贵云
知子与美花
秋日的青曼村,金色的稻田漫山遍野,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学者鸟丸知子博士正在去往老朋友杨美花家的路上。距离上次见面已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她不知道这个女孩所织的“苗锦背扇”是否已经完成,一年前的期许,是否已经幻化成了美妙的图案,她很期待见到那上面的蝴蝶、小鸟、青蛙、螃蟹……
遗憾的是,美花的妈妈告诉知子,美花已经带着自己做的苗锦背扇出嫁了。背扇是苗族人背婴儿的工具,当地的女孩子从少女时代便开始制作背扇做为自己的嫁妆。带着背扇出嫁,生儿育女,是每个舟溪苗族女孩子的梦想。妈妈说,自己教女儿织造苗锦时,心情很复杂,一边为女儿的顺利成长而高兴,一边为女儿即将与自己告别而难过。告别之后,唯一陪伴女儿的,是母女共同织造的那块漂亮的织锦。女儿将用那件苗锦背扇,在新的家庭中哺育自己的小孩,如果她是女儿,等她长大,再教她织造同样的苗锦。
青曼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舟溪镇,是一处居民仅有1600多人的传统苗族村寨。日本人知子怎么会想到来这样偏远的地方探寻手工织造呢?这还要从知子的母亲——鸟丸贞惠说起。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福冈县工业技术中心的专门研究员鸟丸贞惠参加了一个赴中国云南的旅游团。从广州飞往昆明的飞机刚刚落地,因为旅行社的原因,行程改变了。导游说:“我们这次不看云南, 去贵州。”那之前,贞惠连“贵州”的名字都没有听过, 而这次偶然,居然引出了她之后近30年的探寻之旅。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