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军规
兵兵有礼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3期 作者: 余慕 

标签: 山西   河南   湖北   历史拾遗   

有礼有节地打仗,是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比如不能偷袭正在渡河的敌军;不能攻打正在整理队形的敌军;不能射杀驭手等等。于是春秋的霸国之战,像是一场又一场比输赢的游戏,甚至流露出丝丝温情。那时的战争,如流星划过夜空,照亮了一段与众不同的战争史。
四匹神勇的骏马拉着战车狂奔而来——四匹马是春秋时期大战车的标准配置,小型战车一般是两匹马。战车乘法为每车载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是一车之长,在他的指挥下,战车以雷霆之势冲向敌阵。春秋争霸,因为发生在平原地区的关系,战车是真正的主角。它在当时战争中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坦克。绘画/许海涛

“蠢猪”宋襄公

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宋国讨伐郑国,楚国伐宋以救郑国,于是这年冬天,宋、楚两国战于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楚大而宋小、楚强而宋弱,两者胜负本可立判,所以宋国的司马公孙固不赞成打这一仗,说:“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宋国原是商的后裔,所以公孙固说上天不保佑我们已经很久了,我们还是不要逆天行事,赦免楚国得了。

宋襄公不同意,于是两军对阵,准备战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非常生动地记载了战斗经过: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未尽渡泓水。司马(公孙固)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楚军渡河正半时不攻击,未成阵势不攻击,等到成阵而后击,以寡击众,宋襄公当然是想不失败也不可能了。战后国人埋怨纷纷,宋襄公却振振有词:“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人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责任编辑 / 薛立若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